4172012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苏州大学基地)在本部红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苏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处长浦建平,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复旦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薛海霞,东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荣,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黄辛隐莅临比赛现场并担任评委。基地辖区的部分兄弟高校学生工作领导和同仁以及我校全体专职辅导员到场观摩。此次竞赛包括自我介绍与展示、基础知识测试、微博写作、主题班会、谈心谈话、案例分析等六个项目。共有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五市的10所本科院校的19名辅导员老师报名参赛。

开幕式上,江涌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竞赛的目的是为了锻炼队伍,选拔人才,搭建基地辖区内高校辅导员老师切磋技能、交流经验的平台,以期达到以赛促建,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的目的。最后,他将辅导员工作的内涵总结为两点:责任与技能,他认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不仅要将学生工作视为责任,更要将学生作为责任;同时,综合技能的学习也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与广大辅导员共勉。

薛海霞作为评委代表致辞。她认为此次大赛是展示高校辅导员风采的良机,辅导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彼此学习、观摩,更能通过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她希望参赛选手能以从容的心态积极应战并祝愿大家取得佳绩。

江南大学孔丽丹老师代表参赛选手发言。她认为竞赛不仅是练兵场,更是一次检验基本功的良好契机。她代表参赛的辅导员老师郑重承诺,将严肃认真、公平公正地参加比赛,“用爱演绎各自在辅导员岗位上的精彩”。

上午的比赛包括自我介绍与展示、谈心谈话两个现场项目。自我介绍与展示环节精彩纷呈:常州大学的徐寅老师用自己的摄影作品表达了自己作为辅导员的热情与信心;南通大学的苏晶晶老师用工笔画作品诠释了辅导员的爱心与耐心;江南大学的江琳娜老师用亦诗亦画的叙述展开了自我介绍,让大家耳目一新;苏州大学的孙磊老师则以“青春的导航者”为题,讲述了一名辅导员“全人”的工作理念。在谈心谈话环节中,源于工作实际的各类案例着实给参赛者们出了一道道难题,而现场的竞赛气氛又给他们的临场应对增加了难度。选手们沉稳思考、合理切入、巧妙应对,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竞赛现场项目结束之后,王荣、黄辛隐分别作为评委代表进行了点评。王荣认为此次技能大赛是一次辅导员风采展示的舞台,也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状态的完美展示,很多选手在谈话谈心环节优雅可敬,能迅速地理清谈话脉络,展现了良好的谈话技巧及日常工作积累的深厚经验。黄辛隐则对比赛模块逐一解析。在自我介绍环节,她将参赛选手划分为“由内而外”型和“由外而内”型两种类型,并指出两者的优势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在谈心谈话环节,她认为参赛选手大部分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心理咨询技能,在谈话中能够灵活运用“尊重、懂得、理解、倾听”等技巧。同时,她从专业的角度对选手谈心谈话中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了纠正。

下午,参赛者还在校本部理工楼机房完成了网上微博写作、基础知识测试等竞赛闭卷项目。在主题班会等录制项目完成评比后,本次竞赛将正式落下帷幕。

我校作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之一,承担了对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五个城市的本科院校辅导员进行各类培训的任务。本次辅导员技能竞赛即是基地贯彻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的举措。通过比赛,来自不同高校的辅导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特长、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娴熟的业务技能,借由此次竞赛脱颖而出的一批优秀辅导员们也将再担重托,参加全省范围的选拔,备战全国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

 

(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