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我校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中国科协青少年中心主任李晓亮,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万闻华,中国科协青少年中心副主任单长勇,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高新技术处处长邰忠智,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芳以及我校王卓君、朱秀林、江涌、江作军等校领导出席开幕式。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江苏省人民政府等主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分管书记、学校部部长,竞赛组委会全体成员和发起高校团委书记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杜汇良主持。

曹卫星首先向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长期以来对江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新时期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把科教人才强省确立为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力争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和创新型省份。“挑战杯”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赛事,为展现高校研究成果、发现优秀青年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苏大的竞赛筹备工作,努力把此次竞赛办成一届精彩、圆满、难忘的学术科技盛会。

王卓君对各位领导和兄弟高校同仁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与会成员简要介绍我校的整体情况。他说,苏大是“挑战杯”大赛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曾四次捧得“优胜杯”,获得全国决赛总成绩第三、第四等优异成绩。本届“挑战杯”由苏州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承办,开创了“挑战杯”举办以来第一次校地联合承办、第一次在地级市举办、第一次由省属重点高校举办的崭新记录。为此,苏大将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全校力量,全力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为推动“挑战杯”赛事的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夏芳简要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她强调,“挑战杯”大赛的举办是园区教育科技界的一件盛事,园区将与苏大加强协作,全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为本届“挑战杯” 优秀项目的落户提供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以提升“挑战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相信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一定能将本届“挑战杯”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江涌从六个方面就前期筹备工作作了详细报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成立“挑战杯”竞赛筹备工作机构;开展“挑战杯”竞赛前期调研工作;完成园区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对接工作;积极开展“挑战杯”竞赛的市场开发和宣传拓展工作;启动“挑战杯”竞赛各项活动的策划工作等内容。他表示,苏大将深入领会“挑战杯”办赛宗旨,在继承和吸收以往承办高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学校浓厚的科研学术底蕴和园区的资源优势,切实做好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的各项筹备工作。

会上,单长勇、李晓亮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就竞赛组织实施计划、竞赛组织报告做了详细说明。

热烈的掌声中,卢雍政、李晓亮、李一宁、万闻华、邰忠智和朱秀林共同发布了本届竞赛会徽。据介绍,会徽整体运用了苏州的窗的抽象元素,汲取了苏州大学钟楼和方塔等标志性建筑的结构元素。另外,会徽还将苏州工业园区代表性雕塑“窗”的含义运用其中,会徽整体的奖杯形体也酷似航天器,寓意高端科技的发展,体现了“追求真知、锐意创新”的“挑战杯”精神。

卢雍政指出,“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牢牢把握“育人”的办赛宗旨、倡导符合时代发展的办赛理念、丰富和改进竞赛的方式方法、探索和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使竞赛保持了蓬勃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挑战杯”竞赛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他勉励大家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强调追求真知、矢志报国的理想主义,提倡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营造宽容失败、百折不挠的社会氛围,完善开放协作、资源共享的交流机制,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应有的新贡献。

当晚,与会领导和代表们在独墅湖影剧院观看了我校精心编排的“相约苏大—我心飞翔”专场文艺晚会。

27日上午,与会领导和代表们参观了我校博物馆、校园和园区科文中心等地。

据悉,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明年下半年在苏州举办。该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省政府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举办首届竞赛以来,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