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13日,是苏州大学2015级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6000余名准大学生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报到。师生志愿者齐刷刷穿上印有“苏州大学”字样的文化衫,在各学院迎新摊位前,热忱迎接前来办理入学的新生。学校暖心而富有创意的迎新服务,也获得了新生和家长们的点赞叫好。


“我与苏大的第一张合影”

“很新鲜的体验,这是我入学后的第一份特殊礼物。”手拿照片的新生杨尊满脸笑意。当天,在校园凌云楼东侧,矗立着一面大型背景墙,墙上写着“这里,梦开始的地方——我与苏大的第一张合影”。

活动现场,苏州大学学生会的志愿者们为新生和家长在富有苏大特色的背景墙前拍照,大家只需摆上个合影pose,并在留言墙前写下心愿和大学寄语,两三分钟后,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张冲印的全家福。为了拥有这张与苏大的第一张合影,许多新生和家长簇拥在报名处,等待上前拍照留念。刚陪女儿拍完照的杨先生走下时笑说:“学校氛围真不错,孩子挺开心,这样的创意,我们也觉得温馨。”


“苏大好家园,和谐家文化。”据苏州大学团委老师介绍,这个接力活动采用新媒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来体现大学的人文关怀,希望能加强学校与新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此增进他们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对校园文化活动的了解。

医学部的“梦想明信片”现场也热潮涌动,新生们开心地与“大白”合影,写下姓名和学号,并在明信片写上大学的梦想,投进梦想邮箱。这份写下的最初感悟,将在毕业时开启邮箱让同学们回顾过往。

残疾生入学受优待 

早上9点多,来自安徽马鞍山的新生郑磊被妈妈推着来到校长接待室门口。与其他报到的“小鲜肉”一样,他的眼神里充满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但不同的是他的出行必须依靠妈妈和轮椅。


还在2岁时,郑磊就被查出患有脑瘫疾病。但他从小聪明懂事,为此全家决定全力培养不放弃。学前班到高中,郑磊一直名列前茅。今年更是以634分的高考成绩,录取在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开学前,为了方便出行,郑磊的父亲跟人借了一辆汽车,提前一天从老家自驾来到学校。

“苏大很美,他能在这上学,我们特别高兴!”办理入学手续时,郑磊的妈妈推着儿子开心地说。学院辅导员孔川悉心带领郑磊一家走完整个报到流程,不时还询问是否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他还告诉郑磊父母,为了方便郑磊的学习和生活,学校特别给他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单独宿舍。

“谢谢老师,谢谢学校……”手拿入学手册的郑磊激动地说,大学里一定加倍努力读书。“爸妈含辛茹苦十几年栽培我,我会好好学习,尽早减轻他们的负担,回报养育之恩。”励志的正能量场景,感动了许多在场的学生和家长。

新、老生微信“一对一”成好友

“报到时请随机选取一个微信二维码,就获得一个与老生交流的机会。”这是金螳螂建筑学院创意给新生们的一个“福利”。

该学院团委书记成龙和高年级学生利用暑假开展头脑风暴,选取《苏州大学百年建筑》中最为经典的建筑如红楼、钟楼、精正楼、崇远楼、东吴大学校门等知名建筑,通过制作CAD图,用模型实验室激光切割机切割木板制作成礼物送给新生。与此同时,还精心收集了百余名大三学生的微信二维码贴在木板后,让每一个报到的新生随机选取一个,从而产生新老生的一对一交流。

“随机产生的就是一个新老交流的平台,一对一成为朋友,老生也会成为新生的大学生活开始的引路人。”成龙老师表示,这样的形式是想给新生一个更快融入适应大学生活的途径,也希望能发挥老生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亲子互赠祝福,“孝亲”活动显真情

新生中不乏千里迢迢来到苏州的人,或许就连家长也是第一次踏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此时此刻彼此最期盼的,莫过于对方能够健康顺利,平安如意。为此,社会学院特别举办了感恩教育系列之“孝亲”活动,邀请家长与新生同时写下对彼此的祝愿,并合照记录下这温情美好的一刻。

众多家庭中,有一对默契的父子着实令人感叹。父亲简单地写下十一个大字:“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而儿子也同样简单地写下一句话:“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当父子同时展示时,两人看看对方的字,再看看自己的字,相似的笔迹,相像的脸庞,同样灿烂的相视一笑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在新生报到的现场,还有许多暖心服务和温情故事。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迎新现场,优秀毕业生家长代表朱益红女士认真解答着每一个新生家长的提问,这也是该学院今年迎新新设的一个环节——设立家委会专门咨询处。“我很乐意与新生家长分享一些成功经验,但愿每一个新生都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正确树立未来的个人目标和志向。”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