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贫寒像凌冽的酒,喝过才有勇气,往世上走。”说这话的女孩,名叫赵路瑶,在今年高考中以633分的成绩被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材料类专业录取。
     13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新生报到的人流中,只身前来报到的一个小姑娘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小小的个子,瘦弱的身体,紧张而略带倔强的目光带着以往艰辛生活的烙印。她就是来自安徽淮南的苏州大学2015级新生赵路瑶。

今年高考,她以633分的成绩,被苏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录取。她的哥哥赵冲,19岁,今年高考以554分的成绩,被昆明理工大学录取。儿子女儿同时考上大学,轰动了濉溪县四铺乡赵家庄。50岁的赵义兵和妻子王秀梅,喜中有忧。但儿子的学费5800元,女儿的学费8700元,成为夫妻俩不能承受之重。
  因为常年劳作,母亲王秀梅患有血脂粘稠等疾病,没有办法出去打工,只能守着自家的两亩地,靠种西瓜、小麦,增加收入。父亲赵义兵,在外地打打零工挣钱,是家里的顶梁柱。两个孩子上高中,开支巨大,让夫妻俩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高考过后,赵路瑶和哥哥就在瓜地里帮忙。因为身体单薄,赵路瑶三次中暑。“小心翼翼摘下瓜,还要将瓜搬到地边的三轮车上,真心累……汗水模糊双眼,有时啥都看不清。几百斤的西瓜,换不了几个钱。”赵路瑶感叹,看到妈妈数钱时,每次都有想哭的冲动。
    开学前,赵路瑶通过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到家里的资助政策简介了解了大学生资助政策,并办理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报到当天,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作军在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接待处专门看望了赵路瑶同学,详细了解了赵路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并向她介绍了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

“苏州大学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也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希望你不要畏惧家庭经济中暂时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心态去收获美好的大学生活,学校和学院的老师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你。”江作军副书记还带着赵路瑶来到了学校迎新的展板前,与她亲切合影并在照片背面亲笔写上了祝福和期许。
看着眼前的校园,赵路瑶表示一切都与内心的幻想很接近:高大巍峨的图书馆,葱茏茂密的草木,热情和善的老师和学姐学长……这是梦想中的象牙塔,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据悉,苏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连续三年增长,仅2014年就增长了44%,而今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近600人,占新生总人数的10%。 面对不断增大的资助工作压力,苏州大学在国家资助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关心下,不断探索,坚持创新,已经建立起一套涵盖“奖、助、贷、勤、减、补”等内容的多元资助工作体系,切实做到了对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和立体关爱。
在这个资助工作体系中,学校除了为广大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类经济资助外,还大量提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多种类型的实践锻炼机会,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并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促进创新创业与资助育人的融合,真正做到资助与育人并重,切实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平台。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