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字【2020】13号 各学院(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0〕2号)精神,经研究,现就开展我校主题宣传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 二、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0年4月-12月 四、重点内容 以“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为主题,围绕疫情防控这一重点,结合“青春告白祖国”系列工作,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抓手,在我校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聚焦以下内容:充分体现我校抗击疫情的担当作为;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不断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 五、重点任务 1.第一阶段(4月-6月):以“抗击、守护、践行”为重点,教育引导我校学生“自律、自护、自修”、“守规、互助、勤学”、“笃志、力行”。 主要任务包括:(1)营造氛围。通过“苏州大学学生标兵宣讲团”、“苏州大学五四青年奖”评选表彰等典型选树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积极发挥朋辈引领示范效应,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校园环境。 (2)加油鼓劲。各学院(部)院长、书记、专业教师、辅导员通过“心连心”热线与学生分享思考体悟,为抗击疫情传递信心、鼓舞士气。 (3)“五育”并举。全面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主题活动,重点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以举办第十七届研究生学术科技文化节为契机,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围绕学术·求真、科技·创新、文化·强基、抗疫·同心、就业·笃行五个版块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力行抗疫时充分发挥专业与学科特色,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文化育人。 (4)精准施教。运用好抗“疫”这个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抓住契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聚焦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思想引领、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项辅导。开展“逆境携行、你我同心”、“战疫情——我想说给你听”等系列活动、信仰公开课战疫讲演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引导我校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5)做好表率。通过开展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分享学习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6)保障就业。围绕梦想篇:云中谁寄锦书来、指导篇:全凭老干为扶持、网招篇:众里寻他千百度、榜样篇:春江水暖鸭先知、互助篇:莫愁前路无知己、服务篇:化作春泥更护花六个篇章召开“你来或不来,我们“就”在你身边——苏州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主题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线上就业帮扶。 (7)集中展评。征集、选评我校学生创作的爱国奋进担当的优秀成果,并进行汇报展示,引导更多学生坚定强国之志,实践报国行动。 2.第二阶段(6月-9月):围绕“青春战‘疫’,学子力行”等主题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任务包括:(1)组织动员。做好社会实践宣传动员工作,通过社会实践“双选会”、培训会等活动,激发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社会实践的覆盖面。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历史成就观察等方面,组织学生开展“疫”线观察研究、“疫”线志愿服务、“疫”线感悟成长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社会实践。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春战‘疫’,学子力行”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我校学生到卫生防疫、医院、部队、社区等实践基地,在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
4.第三阶段(2020年下半年):以“圆梦”为重点,教育引导我校学生“爱国、奋斗”,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 主要任务包括:(1)组织宣讲。广泛邀请战“疫”英雄、先进人物等进入校园,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2)融入日常。结合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3)总结表彰。注重宣传教育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展示,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开展分享会、成果汇报会等,做好典型选树和经验总结。
六、主要形式 在疫情全面解除之前,以线上活动为主。通过线上“读”“写” “拍”“画”“创”等形式,积极引导我校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方式进行网络创作,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在疫情全面解除之后,线上线下结合、以线下活动为主。通过“听”“说”“演”“唱”“行”等形式,充分开展内涵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并进一步结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载体,形成常态化一体化的工作体系,让爱国主义成为校园主旋律、最强音。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学院(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严格遵守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级各类管理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精心设计方案,强化组织保障,广泛发动、深入动员,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2.加强宣传,汇聚合力。各学院(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利用抖音、快手、bilibili(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进行深入推广,并充分发挥学校、学院微信公众号等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3.精心组织,打造品牌。各学院(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方案,锐意创新,打造特色活动,充分体现“一院一品”。同时请各学院(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围绕疫情防控的各类要求,积极创作相关作品。请各学院(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于5月9日前将活动方案及原创作品分别报送至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政治教育科杨浩,邮箱:yang_hao@suda.edu.cn,研究生团工委书记胡玮,邮箱:whu@suda.edu.c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