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0月31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主题,在红楼会议中心举办了第二十七期辅导员沙龙。十九大代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宏,东吴商学院沈健教授,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孙庆民以及分类培养方案中相关主题的辅导员老师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沙龙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陆岸主持。

张晓宏从十九大会议的基本情况、十九大报告形成过程、会议的主要成果、报告的总体思路和逻辑结构、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等方面对十九大会议及报告做了全面系统而详尽的阐释。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张晓宏还就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深刻把握十九大报告中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二是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思想引领,辅导员要做好学生思想引路人;三是注入新能量,做出新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沈健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九大报告中“奋斗目标”、“经济判断”、“创新方向”三个方面的内容。他精细解读了十九大报告中的经济发展路径,深入剖析“以质取胜”、“寻找并发现新的行业”、“创新驱动”与“工匠精神”等概念。他以精彩的内容与幽默的技巧,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实现教师“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的完美匹配。

主题发言环节,来自4个学院(部)的辅导员老师紧扣主题阐述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的认识与体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尹婷婷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指出辅导员工作一方面要“红”起来,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要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另一方面要“活”起来,推动“传统思政工作”向“互联网+思政工作”转变,引领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团委书记黄郁健从十九大报告高频词切入,提出辅导员老师要提升“四维”,沉潜雕琢,做好个人建设;聚齐“五气”,以气养心,提升工作理念。艺术学院学工办副主任沈院生结合学院实际,分析了艺术学院开展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分享了学院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亲和力、扩大其影响力方面的经验。数学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兼学工办副主任亓海啸深入探讨了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表现形态,建议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思想认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找到解决措施。他倡议辅导员队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铺垫性工作,久久为功,引导青年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在座的辅导员老师畅所欲言,纷纷结合实际工作,分享了自己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感悟。
最后,孙庆民作总结发言。在肯定此次活动成效的基础上,他指出,做好学生工作,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生工作干部、学生处处室人员”三大群体活力。针对十九大报告中对“美好生活”的刻画,他指出应从三个方面发力: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展望诗和远方,以不做“保姆”的目标做好“保姆”,以累并快乐的方式过有灵性的生活,让学生和辅导员过上美好生活。
| (学生工作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