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12月6日上午,第二十九期辅导员沙龙暨苏州大学2018年新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系列专题培训(三)于华丰楼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大厅举行。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潘爱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刘稚颖、陶新华、王平,各学院(部)心理健康工作联络老师以及2018级新任专职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潘爱华主持。

刘稚颖为新任辅导员作了题为“消极情绪的认知调节策略”的专题讲座,她从“什么是情绪”、“情绪的认知模型”、“常见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的调节策略”等方面与在座的辅导员进行分享交流。她结合众多工作案例详细介绍了10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并提供多种调节策略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在讨论交流环节,辅导员就“宿舍矛盾”、“亲子关系”等实际遇到的问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中心的老师们希望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提高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